在这热烈非凡的时刻,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渤海之滨也同样谈笑风生。中国不仅迎来了上合峰会,更是载誉而归地庆祝了九三阅兵,两个国际盛事接连而来,仿佛一场...
终于!中美已经谈妥?拜登派人给中方传话,北京传来重要风声
环球网援引多家媒体报道,中美金融工作组在上海举行会议,这是自去年9月中美双方商定成立经济、金融两个工作组后,第五次召开双边会议。《纽约时报》称本次会议旨在加强沟通并“保持双方经济关系的稳定”。媒体关注本次会谈的重点包括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资本市场管理等问题。这在国际秩序面临挑战、中美经济关系紧张的当下,显得尤为迫切且重要。从讨论的议题来看,显示了美方希望就金融稳定和在应对潜在的经济问题上与中方进行对话、协调的意图。
美国负责经济和金融事务的高级代表团抵达北京,与中方进行金融谈判。据悉,拜登政府此举,是强化中美接触,稳定双边关系,以缓和自身债务压力。同时,美国前总统、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也在对华示好。在与马斯克的直播连线时,特朗普就强调自己与中方有“良好的关系”,还声称自己若重回白宫,会推动中美和睦相处。特朗普再次强调,他如果赢得美国大选,会与中国建立良好关系。没有人会想到,在任期内单方面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特朗普,居然释放了想要改善对华关系信号。
数据显示,今年4月和6月,中国分别增持了33亿美元和119亿美元的美债,总计152亿美元。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联系千丝万缕,谁也离不开谁,尽管近年来两国关系出现了一些波折,但在经贸领域依然保持着密切合作。对于中国来说,增持美债一方面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毕竟,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之一,持有大量美债,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出现问题,美元贬值,那中国持有的美债也会跟着“缩水”,这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从战略投资角度来看,中国再次大幅增持超百亿美元美债的当月,也发生在中国暂停增持黄金储备之际,据外汇局最新数据,截至今年7月,中国的黄金储备为2,264吨(7280万盎司),已经有连续三个月没有报告数据的增加,而自2022年11月至今年4月,中国曾经连续18个月共增持了约316吨黄金储备。
对于这样的举动,外界的解读自然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认为这只是东方大国为了缓解当前的中美关系紧张局势,试图通过增持美债来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有人认为东方大国这样的举动并不是为了中美关系,而是出于对全球经济稳定的考虑,毕竟美债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全球储备货币,其地位非常特殊,所以东方大国的举动可能是出于对全球经济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而要想深入了解东方大国为何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增持大量美债,就必须要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进行分析。
展开全文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可以继续支持美国的融资需求,同时也可以稳定全球金融市场,为此,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也是在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随着中国再次增持美国国债,美国国债市场的格局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同时也会给其他国家的债券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可以说,中国增持美国国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一大风向标,也会引发其他国家对中国经济关注,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中国增持美国国债,也会给其他国家带来更多投资机遇。
最近几年,因为中国全球影响力的上升,可以说美国感到危机以后,直接开始了与中国的强力竞争模式。就在今年5月,拜登政府宣布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其中中国电动车更是被加征100%的高额关税,当时,财政部长耶伦甚至公开要求中国不要采取报复措施,这样的言辞,无疑是将中美关系推到了破裂前的最后一刻。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两国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拜登政府现在很清楚,如果与中国的摩擦继续升级下去,那么接下来美国当局的处境只会愈加困难。
针对此次美国来华会谈,趁着还未降息之际,中国买美债是受益匪浅的投资,不买美债也会让美国经济一步步走向暴雷。但也要清晰理性的认识到,如今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错综复杂、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美国的经济危机,一方面确实会让中国继续崛起,但另一方面也使全球贸易汇率恶化,哪个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正如中国经济当前的发展目标一样,只有真正壮大自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结果,才能在良好的国际环境中,获得真正的利益。
当所有明牌都被摆在桌面上时,美国再也无法用“从实力地位出发”这套把戏来胁迫中国。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长期国债,中国没有半点兴趣,甚至还要稳定减持现有的美国国债。美国想要实现“软着陆”,就必须向中国展现出更多的诚意,而这些“诚意”,是不可能靠对话就得到的,美国只有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议题上作出实质性让步,才能让两国携手向前。否则,美国就要独自走向深渊,而中国将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渡过难关。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