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印度总理莫迪于8月31日抵达天津,为即将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做准备时,外界的目光不仅聚焦在他的行程安排上,更瞩目于他此行所传递出的复杂信号。印度外交部...
“五常”变“六常”?美俄态度罕见,中方立场坚定,印度猝不及防
据闽南网报道,近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发言中表示,当前,维护中东和平刻不容缓。巴勒斯坦问题是人类良知的最大创伤。加沙冲突仍在延宕,平民伤亡与日俱增。黎巴嫩战火又起,一场席卷中东的全面冲突一触即发。面对此起彼伏的地缘冲突,国际社会对安理会抱有更多更高的期待。安理会有必要进行合理改革,关键是确保正确的方向,真正提升包括非洲国家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让更多外交政策独立的中小国家参与安理会决策,绝不能让安理会成为富国和大国俱乐部,更不能成为地缘对抗、集团政治的角斗场。
编辑
印度再度申请“入常”,引发外界关注。美国频频提及改革,企图扩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一提议牵动着全球神经。与此同时,俄罗斯也有独特见解。对此,中方讲明标准,印度不得不认清现实。印度真能让“五常”变“六常”吗?中美俄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
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联合国安理会已经迫切需要改革,只有让机构更加高效,才能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
印度,这个雄心勃勃的南亚大国,渴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入常,是其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为了这一目标,莫迪总理四处奔走,斡旋于各大国之间,试图争取更多的支持。然而,现实却远比他想象的残酷。西方国家的承诺虚无缥缈,俄罗斯的支持也显得暧昧不清。印度,就像一个在钢丝绳上行走的舞者,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这场安理会改革的博弈,不仅仅是印度的“入常”之梦,更是世界格局的重新洗牌。旧的秩序正在瓦解,新的力量正在崛起。
俄罗斯之所以同意印度进安理会成为”第六常“,也实在是无奈之举。自从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就联合盟友将俄罗斯在西方的经济连根拔除,疯狂制裁俄罗斯。更狠的是,美国甚至想把俄罗斯从各个国际组织种踢出去,让俄罗斯彻底被孤立!就连在常任理事国投票的权利美国也想制裁俄罗斯。美国这明显是把整个国际社会当成了自己家,“一言堂”的闹剧在美国身上简直不要太常见了。
展开全文
编辑
联合国安理会,这个被戏称为“世界警察”的机构,其改革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印度,这个雄心勃勃的南亚大国,又一次叩响了常任理事国的大门,试图将“五常”变为“六常”。美俄对此表示支持,但暗流涌动,各自盘算;中国则冷静地亮明标准,仿佛在说:入常,可不是儿戏。这场围绕安理会席位的角逐,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加复杂,它不仅关乎权力分配,更牵扯着国际秩序的未来走向。
傅聪在联大全会关于“落实联合国重大会议成果、加强和改革联合国系统”主题辩论上发言说,各国人民共同呼唤一个更加平等、安全、繁荣、可持续的世界,期待联合国为此发挥关键作用。日前举行的联合国未来峰会通过了《未来契约》,发出了加强团结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的清晰政治信号,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明确了努力方向。傅聪说,加速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是未来峰会的初心与使命。
从美、俄、法等国的立场来看,选拔“第六常”应该以地区影响力为核心依据。其原则说白了就是:哪个国家的地区影响力更大,哪个国家就应该入常。按照他们的说法,德国、日本分别是全球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走得很近,呼声自然很高;巴西则是拉美和“全球南方”大国之一,也因此被列入了候选名单;至于印度,前后6次申请入常,屡败屡战,近期莫迪为让印度能够成功入常,拉拢了不少国家。
近期,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内阁安全委员会批准了一项计划,将建造两艘攻击型核潜艇,购买31架美国制造的远程无人机。有媒体称,印度此举是为了“对抗中国在该地区的军事主导地位”。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张家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印度将自己视为大国,认为追求核威慑力量对其维持“大国地位”是必要的。当下,印度想要通过建造核潜艇弥补其核威慑体系的短板。
编辑
这里所提到的“合理改革”是指不仅要真正提升包括非洲国家在内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而且还需要让更多外交政策独立的中小国家参与安理会决策,绝不能让安理会成为富国和大国俱乐部,更不能成为地缘对抗、集团政治的角斗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中方代表的发言就是安理会改革的一个前进方向,这与美国代表所提出的改革计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按照美国的设想,安理会将增加新的常任理事国席位,其中绝大部分国家都属于美国的核心盟友。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