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消息,综合路透社、《乌克兰真理报》等媒体报道,乌克兰总理尤利娅·斯维里坚科当地时间26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乌克兰政府已更新跨越国境有关程序,决...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职场上比“邀功精”更让人气愤的就是“抢功精”
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关于职场上“邀功精”的文章,就是想要告诉大家,面对这些职场上很多人有了一点小小成绩,就忍不住要到领导面前去炫耀,去邀功,但你知道吗?
职场上比“邀功精”更可恶、更让人深恶痛绝的是那些“抢功精”。
邀功精至少还得是自己做出成绩了才会去炫耀,但抢功精只会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
之前网上有个网友爆料,自己的职场很失败,居然被一个新人给坑了。
网友说领导让他和新人一起做方案,结果自己熬夜赶出来的方案,新人补充了下就直接发到群里艾特领导了。
记过领导提出修改意见后,自己还没来得及补充进方案,结果新人又直接给领导说这样改更好一点。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其实这样的现象,不少人都遇到过。
明明是自己辛苦加班加点,熬夜出来的方案,结果被同事抢先汇报,领导表扬了那个抢功的同事;
明明是自己搞定了客户,结果被那个新人霸占了功劳,说自己厉害,把客户给说动的。
很多人说那些总是邀功的人最可恨,事实上比邀功更可恨,更可恶的是那些不劳而获,总是抢占别人功劳的人。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职场上总是有不少“抢功精”作祟
展开全文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为什么这些人总是爱抢功劳呢?
很多人被同事抢了功劳,不是抱怨,就是默默忍受,却从未深挖过这些人抢功劳背后的原因。
为什么他们动不动就爱抢别人的功劳呢?
一是和企业的“丛林法则”有关。
现在企业更多的还是实行的“丛林法则”,也就是说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是优胜劣汰,只有你保持跑在最前面,才能不被淘汰。
所以,为了自己生存下去,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前段时间我一个客户给我说,他们公司让她和另外的同事一起来我们这边谈合作,按理说这是两人一起谈下来的业务,功劳应该是两人的,结果她们两人回到公司,客户说另外的同事自己单独就去给领导汇报了。
因为两人都有业绩考核,所以当领导把任务给两个人的时候,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最后同事就直接抢了客户的功劳,说是自己谈下的合作。
事实上,来谈业务的时候,我们更看重的是客户这个人做事的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是她同事单独来,那这个业务肯定是谈不下来的。
所以,为了生存,很多人就没了基本的道德底线,抢功劳也就成了常态。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职场就是优胜劣汰
二是抱着吃定你的心态,反正抢了也不会反抗。
一些人爱抢功劳,是因为认定了你性格软弱,觉得你好欺负,就算抢了你也不敢反抗。
说白了,这样的人就是欺软怕硬,就是吃定了你不敢和他对抗。
还记得前几年大火的《欢乐颂》么,里面的关雎尔刚入职场,有次同事在下班前交给她一个方案,结果他辛苦加班完成,第二天又被同事一把拿去给领导汇报,结果方案出错,同事又把责任推给了关雎尔。这不仅是抢功精,还是甩锅精。
电视剧里的同事之所以这么肆无忌惮的抢关关的功劳,不过是因为吃准了关雎尔性格弱点,欺负人家软弱,就算抢了,别人也只能忍着。
这样的人在职场比比皆是,因为看同事性格温吞,就肆无忌惮的抢别人的功劳;因为同事不懂得反抗,就毫无底线的抢别人的功劳……
正所谓: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
正是这个道理,因为你不懂得反抗,所以敢抢你功劳。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抱着吃定你的心态,反正抢了也不会反抗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抢功劳这种事就像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遇到一次就要全力反击
在爱情或者婚姻中,都说出轨只有0次和无数次。其实在职场,这个道理也依然适用。
像抢功劳这种事,也只有0次和无数次,没有什么仅此一次。
职场上那些抢过别人一次功劳的人,就会有后面的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别指望这次抢了,下次就不会再抢了。要想真正的杜绝这种事情发生,就得是遇到一次就要全力反击。
习惯抢别人功劳的人就是喜欢这样不劳而获,所以当他抢了第一次,你不反击,就还会有下一次。
第一次可能是抢你的方案,如果你不反抗,那么下一次可能就是光明正大抢你的业绩。
战国时期的庞涓可是抢得一手好功劳,当他和孙膑一起为魏王效力的时候,就总是处处压制孙膑,先是从中作梗,让孙膑只当了魏王没有实权的客卿。后来在一次阵法演练中,更是抢了孙膑的功劳。
原来魏王想要检验下孙膑的才干,就让孙膑和庞涓一起演练阵法,但庞涓肯定比不上孙膑呀!怎么办?自己不会的,就抢呗。
孙膑看破庞涓阵法那是轻而易举,可是轮到自己,不会呀!那就软磨硬泡,套近乎呗!没成想还真给套出孙膑阵法的破解之法了,所以庞涓趁孙膑正在排兵布阵的时候屁颠屁颠就把破解之法告诉了魏王。后来为了压制孙膑,庞涓更是设计陷害孙膑。
其实现实的职场也差不多这么残酷,如果遇到这种爱抢功劳的人,不能狠狠打反击,他肯定还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甚至还有更黑暗的手段。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职场抢功劳,只有0次和无数次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遇到职场抢功,沉默、忍受都不是长久之法,要学会有技术的反击
据网上调查数据显示:
面对职场抢功,会有24.78%的人选择忍受,23.78%的人会选择澄清,14.6%的人会选择以牙还牙,13.7%的人会选择联合他人,12.14%的人会选择辞职。
面对职场抢功,大部分的职场人都选择了忍受、澄清、离职这样的方式。只有少部分的人会选择反抗。
事实上,沉默和忍受,或者怒气冲冲的找人对峙都不是真正有效的解决之法,要想对抗职场抢功,你还需要点技巧。
01 适当的时候学会“亮剑表功”,不要沉沦于金子总是会发光这样的鸡汤。
有句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所以很多人也总相信自己如果有能力,只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事,总会被领导看到。事实上,那些会发光的才是金子。
只有让别人看到你的能力和实力,你才能真正发光。
总是被动的等着领导看到你的努力,等领导发现你的能力,就是等于把功劳拱手相让。
所以,身在职场不要总是埋头做事,偶尔也要抬头看看,在适当的时机,向领导表表自己的功劳,说说自己正在做的事。
比如可以定期的针对项目开开讨论会,告知领导现在的进度和自己遇到的麻烦;又或者遇到客户表扬的时候,可以告诉领导客户对公司的方案很满意等等。
总之就是要时不时的在领导面前提及下工作的情况,以及得到的肯定。这样就以免事后,整体汇报的时候,被其他同事抢占了先机。
只有你把自己的实力亮出来,让领导看到你的能力,他才会相信这是你做的,是你完成。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适时向领导表表功劳,才是生存之道
02 学会未雨绸缪,把事项分工都写进合作计划里,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不管同事会不会抢功劳,在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学会的是未雨绸缪,在工作开始之前,就要把大家合作的项目和负责的事项,都写进计划书里。
上面说到的孙膑在魏国的时候,总是被庞涓压制,被抢功劳,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到了齐国后,他坚决推辞大将军的任命,也说自己只履行军师的职责和义务。此后,他把心思都放在军师的职位上,更是全心全意为齐王和田忌提供军事策略。
这样的职位分明,不仅是避免工作交叉,还能避免大家的功劳被占。你说要是孙膑再去做点大将军的事,最后打了胜战,这个功劳算谁的呀。
所以,在职场上与同事想要高效合作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之前就把大家的工作职责划分清楚,然后写在相应的计划书里。
比如你和同事一起合作策划方案,可以在之前规定哈你撰写方案,同事做数据收集和分析,这样最后完成时,同事想说方案是她做的也不行呀,毕竟白纸黑字写清楚了呀。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未雨绸缪,才能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
03 改变性格上的弱势,提升影响力和存在感。
前面我们说过很多抢功劳的现象是因为同事知道你性格软弱,好欺负。
那针对这种原因,就要从自身下功夫,要改变自己性格开始。一些性格软弱的人,在公司存在感也很低,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存在感和影响力。
所以日常工作更是不能默默无名,埋头苦干了,得适时的让同事或者领导注意到你的存在,还得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性格。
想要改变弱势性格,就得变得强势起来,比如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要求要懂得拒绝,对于那些不劳而获,想抢占功劳的,你得懂得还击。
当你变得越来越强势的时候,也就越来越有存在感,或者说影响力,才会从真正的尊重你,而不是忽视你。
所以当别人伤害你,粗碰到底线的时候,你就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划出界线。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改变性格上的弱势,才能提升影响力和存在感
04 养成有计划性地汇报工作的习惯。
其实在工作中,还应该养成汇报工作的习惯。这不仅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功劳被抢,也是让领导知道事情的进展。
所以在工作的时候,要随时像领导汇报工作的进度,也可以随时向领导汇报遇到的问题,这样还可以向领导求助。
所谓有计划性的汇报就是指可以根据项目进展的节点汇报,不要一天一次,而是根据事情进展的情况,在项目前期、中期、后期展开这样有序的汇报。
同事总爱抢功劳怎么办?聪明人都不会正面冲突,而是谨记这些法则
养成有计划性地汇报工作的习惯
其实,很多时候,同事抢功劳真不是他渣,而是你太逊。
因为你的无能,对方才会窃取果实;因为你的软弱,对方才会得寸进尺;因为你的退让,对方才会肆无忌惮。
真正的解决之法,也不是一味退让,而是从自身出发,把事情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