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回应了。 北京时间9月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就全球关税案裁决向美国最高法院提起上诉,希望推翻上诉法院认定其大部分关税非法的裁决。特朗普...
特朗普公布全球关税,是否对中国“网开一面”,美国感到很棘手,美财长直言中方很老练
2025年8月,全球贸易战火重燃。特朗普政府一纸行政令,对全球多国实施差别化关税,最高达41%,最低10%。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国并未被单独列出,而是被归入“未点名国家”,适用10%的基准税率。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在对华贸易战中“网开一面”?还是说,这背后藏着更深的博弈?
事实上,这场关税风暴的核心,正是中美之间持续数月的贸易拉锯战。从瑞士日内瓦到英国伦敦,再到瑞典斯德哥尔摩,中美经贸谈判已进行了三轮,但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最终不得不承认:“中方太老练了,我们手上没有太多筹码。”
特朗普(资料图)
7月3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正式启动全球差异化关税政策。叙利亚被征收41%的最高税率,缅甸、老挝紧随其后,税率40%;越南20%;日本、韩国和欧盟则被设定为15%,但若现行关税低于15%,则需“补差”。而中国,并未出现在具体名单中,而是被归入“其他未点名国家”,适用10%的基准税率。
这一安排看似温和,实则暗藏玄机。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格里尔在谈判后强调:“决定权仍在美国手中。”这意味着,10%的基准税率只是暂时的,如果中美谈判破裂,特朗普政府随时可能对中国加征更高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盟友和对手的关税政策差异极大。加拿大因支持巴勒斯坦,被特朗普直接报复,钢铝关税从25%飙升至35%。显然,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纯粹的经济考量,而是掺杂了政治施压和地缘博弈。
前不久,中美经贸谈判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美国代表团由财政部长贝森特领队,谈判桌上,美方提出了核心要求。然而,中方的回应让美方措手不及。
展开全文
特朗普(资料图)
在能源问题上,中方代表直接指出:“能源安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部干涉。”这一句话,直接封死了美方的施压空间。贝森特事后承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筹码。”
在关税问题上,中方坚持对等原则,拒绝单方面让步。目前,全球80%的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美国短期内根本无法摆脱依赖。
谈判结束后,贝森特在记者会上罕见地表现出挫败感。他坦言:“中方非常沉着,是位老练的政治家。”这句话,与其说是赞美,不如说是承认美方在谈判桌上未能占到便宜。
特朗普政府原本希望通过关税大棒和盟友围堵迫使中国让步,但现实却让他们陷入两难。
中国掌控全球稀土供应链,美国高科技产业严重依赖中国供应。即便美日欧联手推动稀土自主化,至少也需要5-10年才能见效。在此期间,美国根本承受不起与中国彻底撕破脸的代价。
特朗普(资料图)
斯德哥尔摩谈判的唯一成果,是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但这并不意味着冲突结束,而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
1. 美方可能动作
• 加速与欧盟、日韩的贸易协议,试图构建对华包围圈。
• 继续炒作“中国经济威胁论”,为加征关税制造舆论铺垫。
2. 中方应对策略
• 坚持底线思维,核心利益不退让(如能源主权、科技自主)。
• 通过RCEP和金砖机制拓展多元化合作,降低对美依赖。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看似凶猛,但在与中国的较量中,美国逐渐意识到——单边施压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方的“老练”,不仅体现在谈判桌上的沉稳,更在于对核心利益的坚守。稀土、能源、市场,每一张牌都让美方投鼠忌器。而美国内部的矛盾,则让它的对华战略显得力不从心。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