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十三里桥乡党建引领聚合力 务实笃行创“五星”
十三里桥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建责任,强化党建引领,狠抓工作落实,全面推动“五星”支部创建深入开展。
展开全文
强基固本增活力,筑牢支部过硬墙。抓好“两委”班子,增强支部战斗力。及时调整、补充村“两委”干部8名,进一步选优配强“两委”班子,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开展常态化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干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目前已开展专题培训4次,培训村“两委”干部324人次。带好党员队伍,增强支部凝聚力。注重从致富能手、返乡创业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优秀农村青年中发展党员,今年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名,其中35岁以下致富能手、合作社负责人5名,新发展党员42名,真正将更多优秀人才凝聚到党旗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在家党员实行“一编三定”分类管理,合理设置政策宣传、文明新风、环境卫生等8个岗位,党员每月汇报认领岗位工作开展情况。目前全乡500余名党员认岗领责,并签订承诺书,发挥积极作用。
党建引领兴产业,铺平致富增收路。“党建+合作社”提高集体经济收入。以党建引领赋能产业发展为主线,在全乡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全面整合土地、资金、人才、项目等资源,大力发展草莓、茶叶、小杂果等特色产业,提高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比如左利村成立的园中蔬农产品专业合作社通过发展丝瓜产业园项目,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2万元。“党建+产业”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做大做强草莓特色品牌,组建由1家公司、4家种植合作社及19个种植大户组成的十三里桥乡草莓“党建联盟+产业联盟”,积极引导草莓企业、合作社申报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合作社+农户”的“双绑”机制,提高草莓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形成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受益群众达1100余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开创了以高质量党建促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党建+金融”破解资金不足难题。积极对接农信社等金融机构,推动整村金融授信工作,增加贷款额度,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争取更多资金,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开创以高质量党建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产业+文旅”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依托近郊第一乡的区位优势,积极构建“草莓+旅游、科技、文化、艺术、健康”的“草莓+”产业体系,打造观光、采摘、休闲、展览等于一体的草莓现代农业产业园,吸引游客到乡,延长产业链。
示范带动提质效,画好生态宜居图。以点带面,提升全域面貌。积极打造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形成“五村两线”贯通特色,即以学堂岗、肖家庙、小庙、左利、寺河“五村”为重点,沿信应路、十青路“两线”,将示范点连点串连成线,以线带面,全域贯通,做到处处有亮点、村村有示范。党员先行,激发整治活力。成立“党员突击队”17支,广泛开展“昼访夜谈”,即白天入户动员宣传,夜晚对有顾虑、有意见的群众上门夜谈,257名党员在党旗下誓师,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在村民小组,把党旗插在在田间地头,党员带头整治自家房前屋后环境,逐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合力整治,改善街道秩序。建立“集中整治+常态管理”的制度,机关干部、志愿者走上街头,对沿路400多家商户实行站所包保制,定期开展“门前三包”集中整治活动;乡行政执法大队、市场监管所、交警队等部门联合行动,着力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现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好格局。
标本兼治促和谐,织密平安法治网。落实落细网格管理,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乡234名网格员常态化开展每日巡格,以“四防”为重点,全面排查、动态掌握网格内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共排查矛盾纠纷线索20起,已化解15起,其余正在积极调解办理中。用好“三联”访谈机制,网格员、网格长、村“两委”坚持每周一访谈一排查,一汇总一研判,一案一策建立交办单,“两委”干部综合研判山林土地、环境污染、家庭邻里、劳资纠纷等方面问题,制定化解方案;包村干部坚持每周下村走访,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把小矛盾、小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防溺水,保障儿童安全。乡综治办、派出所、学校联合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工作,为336名留守儿童建立监护人台账,组织教师定期访视,全乡836口塘堰坝分成红黄蓝三色水域,村“两委”与承包主体签订安全责任书。密切关注特殊人群,降低隐患风险。对肇事肇祸重点人员实行监控机制,共开展精神障碍患者大走访活动28次,叮嘱责任人严格落实救治及管控工作,严防发生肇事肇祸事件和民转刑事案件的发生,加强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移风易俗树新风,搭好文明幸福桥。弘扬乡风文明,提高自治能力。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村广播、广场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好做法、好经验,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全覆盖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推选党员群众代表和德高望重的乡贤能人为成员,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投身志愿服务活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受益者。开展多彩活动,丰富群众生活。结合“支部联支部”共建活动,16个村(社区)前两个季度共评选表彰“三星文明户”325户,举办“饺子宴”25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引领文明新风尚。关注老人健康,激发自治活力。积极开展“三星文明户”家庭成员免费体检活动,组织65岁以上家庭成员到乡卫生院集中进行免费体检,有效提升了群众参与评选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基层治理活力。
(本文转载于【浉河微党建】,经【凯升融媒】编辑,转载此文请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