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一起来,军武菌就收到了一条朋友发来的图片,询问军武菌:这消息是真的吗? 一开始看到这张图,军武菌还以为这是什么陈年老谣言。但仔细一看,下面居然还带...
这才几天,就长这么高了
云币网APP下载
2022年08月30日 09:29 63
Connor
◎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目前,问天实验舱高等植物实验已成功启动了拟南芥和水稻的种子萌发,拟南芥幼苗已长出多片叶子,高秆水稻幼苗已长至30厘米左右高,矮秆水稻也有5-6厘米高,生长状态良好。”8月29日,在中科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研究员郑慧琼介绍了我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高等植物培养实验的最新进展。
郑慧琼告诉记者,后续将完成拟南芥和水稻在空间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由航天员采集样品、冷冻保存,最终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分析。
7月28日,载有实验样品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中,通过地面程序注入指令于7月29日启动实验。
蔡旭哲打开生命生态通用实验模块。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本次空间实验样品拟南芥和水稻是两种模式植物。
拟南芥代表双子叶、长日、十字花科植物,很多蔬菜,比如青菜、油菜等都属于十字花科。
水稻代表单子叶、短日、禾本科植物,很多粮食类作物,比如小麦、玉米等属于禾本科。
展开全文
空间站内水稻生长状态良好。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太空拟南芥”。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本项目主要研究空间微重力条件下,拟南芥和水稻的开花调控的分子机理。”郑慧琼说,开花是植物结出新一代种子的前提。
“我们的实验要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因素控制植物开花,从而寻找在较小的封闭空间中植物生产效率最大化的可能途径。”郑慧琼说,同时通过航天员在轨采集样品,冷冻保存返回分析,鉴定空间微重力调控植物开花的关键枢纽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验证,为下一步构建适应空间微重力环境的高产优质农作物提供分子元件。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